最近网上有个视频看得人心酸。一个刚生完孩子的年轻妈妈,产假一结束就得上班,只能请婆婆来帮忙带娃。结果婆婆天天念叨自己辛苦,不是说老家有事要她回去,就是抱怨年纪大带不动孩子,整天唠叨不停。儿媳小心翼翼,下班啥活都自己干,可婆婆还是摆明不乐意照顾孩子。
有天儿媳下班后实在憋不住了,和婆婆吵起来,直接跪在地上求婆婆帮忙。婆婆却还在那儿说自己的难处,老公在中间拦都拦不住。看得人直摇头,这哪像是一家子?
为啥会闹成这样?其实很多年轻夫妻都遇到过类似问题。现在年轻人工作压力大,婆婆们又有自己的想法。有的婆婆觉得带孙子是帮忙,得让儿媳感恩戴德,反过来要好处;有的自己也有难处,比如要照顾老人或者做买卖,哪有那么多精力?就像有个开小店的婆婆说,她一边看店一边带娃,全凭自觉,但总不能指望所有人都是这种想法吧。
展开剩余65%更关键的是两代人的观念差太大。年轻夫妻想着公平分担,觉得谁上班辛苦谁少干点家务;可老一辈总觉得“你妈不在身边,我帮你是给面子”,甚至觉得儿媳妇不听老人的就不孝顺。老公夹在中间最难受,两边都怕得罪,最后只能当传声筒。
其实有些解决方法倒也不难。比如提前商量好分工,谁负责什么就别互相指责。现在有些地方政策也变了,公司必须给父母休育儿假,这样公公婆婆也能轮流来帮忙,别把压力全推给一方。还有人建议,婚前就把双方家庭聚一起聊清楚,带娃这事能不能帮忙,帮多久,别等矛盾爆发了才后悔。
但现实里很多人根本想不到这些。就像视频里的儿媳,可能之前太信任婆婆了,没提前沟通好。现在闹到下跪这地步,谁心里都难受。更让人担心的是孩子,天天在这种环境里长大,会不会学得戾气重?或者以后面对家庭矛盾时也只会吵架?
网上有人说,其实很多婆婆也不是故意为难,就是怕老了没人管。年轻夫妻得体谅她们的难处,但也要守住自己的底线。比如明确告诉婆婆,帮忙是情分,不帮也没关系,咱们可以请保姆或者换个工作。反过来婆婆也该想想,现在帮儿子儿媳,将来孩子心里才会有你。
说到底,过日子就得互相体谅。婆婆别总觉得儿媳是外人,儿媳也别觉得婆婆多管闲事。大家坐下来好好说,别动不动冷战或者吵闹。要是连最基本的沟通都没有,别说带孩子了,连家都快散了。
我有个朋友就是这么解决的,他们家定了个“带娃排班表”,婆婆帮忙时按小时记账,将来算成养老金。听起来有点生分,但至少大家心里有数,矛盾少多了。这事儿说明,有时候规矩就是定给感情用事的人看的。
现在视频里的儿媳怎么办呢?估计还得继续磨合吧。希望她们能慢慢找到平衡点,别让孩子成为牺牲品。毕竟养孩子是两代人的事,谁都别想当甩手掌柜,也没必要闹得家宅不宁。
发布于:贵州省启天配资,振兴配资,在线配资交易网址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